潜心研发-做华夏文明传承者

作者:admin 2019/9/16 18:27:19 阅读

个性斐然、卓超超群-逐浪字库中的古藉竖排标点符号处理规范

有道是山高人为峰,站在什么样的高度,就能看到多高的领域,取得多高的成就。

逐浪字库团队,以“小学”、“宋学”、“训诂”为立身,钻研字库、文字、出版,因而对于传统汉字有着更深的触到了解。


以汉字竖排的标点符号为例,现代汉语,国家对标点符号有着法律规范,那么是否一个字库就以追求符合法定规范为最高准则呢?

答案是否定的。


法律,是最低的道德准则。

--这是一条人人皆知的公理,在实践研发中,人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。


关于中文标点符号,学术界的争鸣标准是:

古汉语到底有没有标点符号。


这里总结起来是分三派。

一派是虚无派,认为中国汉字传统是没有标点符号的。

一源是外来派,认为明清(特别是清代后期),南洋和西文传入中国,才有了标点符号。

还有一派是原生派,认为汉字自古就有标点符号,虽然句读的历史很长,但符号也一直有。


虚无派的观点认为,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出来,本来就是沿着一个“直观、形象”到“意会、抽象”这么一个发展路径。如果用大白话来说就是,对读者而言那都是一幅画,画传递信息是直观的,甚至不需要借助逻辑的。而逻辑、以及进而衍生出来的哲学、科学等等,都并非这种文字所依附的内核。这跟注音文字如英文、法文、等等文字有着天然的区别。因此,汉文中缺少标点符号,恰恰是因为它往往不需读出来才能表达意思

从一个语言的起始和发展来说,不仅仅中文的古卷、文言文,我想,全球所有的文字,都有一个从没有标点到有标点的过程。可能中文的这个过程持续的比较长,到宋代才开始有第一个可考证的标点。外文包括“死海古卷”之类的书籍,很多都是没有标点的。早期人类语言不需要标点,最早只是以符号的形式记录一些东西而已,比如在某棵树上画个圈表示“家”之类的,这些不用标点,也没人会想着去发明标点用用,(我们现在回头看古文,是以现在语言的完整体系眼光去看的)后面语言发展越来越复杂,表达的东西越来越多,光文字不够用了,就慢慢考虑需要些符号来断句、表示引用之类的了。

文章不只是写来看的,还要读来朗朗上口。所以古文借字借虚词来区别语义。所以古人读讲稿,大概不会出现“冒号”“括弧”的尴尬。同时汉语与英语不同,英语只有二十六个字母,所以要引入标点作为断句标记。而不能拿出一个e或者o来做标记。汉字则本身是一套可扩展的符号系统。所以也,者等所谓虚词就经常被拿来做断句了,其实很多字都可以,比如古文枚举常用句式:曰雨,曰霁,曰蒙,曰驿,曰克,曰贞,曰悔。原文当然是没有标点的: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,影响理解么。用现代表示法则似乎是:雨,霁,蒙,驿,克,贞,悔,很容易理解。

据传说第一个发明标点的人,是在墙壁刻字时,飞来一只虫子,然后拍死,刚好在一个断句的地方,发觉很合适。于是有了灵感使用“小黑点”来断句,慢慢发展成完整体系的标点符号。



外来派的观点认为:

在清代以前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的.那时的文章断句靠的是每句尾的文言虚词判断;骈文靠对仗断句;诗词格律靠韵脚和当时的曲谱断句。大概在清代后期,教塾的先生为方便刚入学的儿童断句,便用毛笔顶端醮朱砂在断句的地方印上类似“.”的印记。

古人写作不用标点符号,标点是五四以后才有的.

古人写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的,《道德经》的原文自然也没有标点,现在人们为了更好地理解它,特意加上了标点.

1842年以前,传教士在南洋地区出版中文报刊,其中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是第一份以华人为对象的刊物.其内容主要为基督教教义,也有关於世界历史、民俗风情、天文等方面的知识.

此外,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》亦将西方标点符号系统引入中文,不但有断句,包括「、」「,」「.」和地名、人名专用号「求求」都已使用.

古人的书籍文章,虽然没有标点符号,但是有“句读”(jv dou),私塾老师教授学生时,用红笔断句,学生水平提高以后,不需句读,就能够通读文章.一般有点文化的人,也逐渐适应了这种读法.就是这样,也没有影响古代文化的发展,但是不利于普及.

标点古书要遵循三个原则:

必须符合原文文意,必须符合当时的语言实际,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生活(包括典章制度)的实际.

可分三步走:首先通览全文,弄清文章大意,知道写得是什么人、什么事,表现了什么内容;第一遍没读懂,再读第二遍第三遍,切忌匆匆下笔,一错到底.第二步,由粗到细,根据文意,结合句子结构、语气与词语得性质和作用进行断句,在断句的基础上加上恰当饿标点符号.第三步,反复咏诵,仔细推敲,在咏读中检查修正.

断句时可抓住以下切入点:抓住话标志“曰”“云”“言”等;抓首尾语助词,如“者”“也”“矣”“夫”“其”等;找排偶句,排比、对偶、对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,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,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;根据古汉语特殊句式,如判断句、倒装句、被动句、省略句等;根据古汉语固定格式,如“如……何”“何以……为”“唯……是……”“有以……”等;根据文体特点,如骚体,句尾多带“兮”字,一般是六字成句,近体诗、词的韵脚、平仄、各句字数等都有固定要求.


原生派的观点则略具考据,这派学者认为,早在甲骨文明代,我国就已有了标点符号的萌芽,如甲骨文中常用的两短横(=)作为重文符号和合文符号。金文还有钩倒符号,有的用横钩符号,有的用弧形符号,有的颠倒过来读。

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已出土的竹简来看,秦代使用的标点符号就更多了。如:-与·是表示分句和分段的符号,<是句号或逗号; :是重文号; 圆点用在律文与律名之间。

据《礼记·学记》的记载,我国很早还有“离经辩志”的方法。所谓“离经”,郑玄的解释是“句绝也”,就是把每句离开二字书写,这种断句的方法直到现在的报纸标题有时还在采用。当然,这只是一种表示句停顿的方法,还不是标点。我国固有的标点即“句读”大约起于汉代。

到了汉代,由于汉儒研究经书,讲究章句,便开始用“句读”。“句读”之名最早见于何休《公羊传序》:“援引他经,失其句读”。《经典释文》提到这个“读”字时的读音说:“读字,徐邈音豆。”。又有人把“句读”叫“句投”(马融《长笛赋》:“察度于句投”),唐人还有叫“句度”的(皇甫湜《与李生书》)。后来人对“句读”的解释很多,简言之,大概语意已完的叫做句,语气未完而须停顿的叫读。但是汉朝人所用的符号已不可考见,只有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中有“L”形字和“、”(音主)字。前者说是钩识用的,就是章句的“句”,也就是句号,后者表示绝止停顿用的,也就是读号。由此可见,汉代已有了简单的标点符号,就是句号(L)和读号(、)。


了宋代,馆阁校书的开始从旁加固点的符号了。宋朝岳珂《九经三传沿革例》: 监蜀诸本皆无句读,惟建本始仿馆阁校书式从旁加圈点,开卷了然,于学者为便,然亦但句读经文而已。惟蜀中字本与兴国本并点注文,益为周尽。《增韵》: 今秘省校书式,几句绝则点于字之旁,读分则微点子字之中间。 可见,到了宋代读号仍是“、”,句号却由钩形变为圆圈或点了。但是使用方法各有两套:句号用圆圈,读号则用点;句号作点于字之旁,读号则作点于字之中间。

0.jpg

bb.jpg

ccc.jpg


---技术分割线------

逐浪字库之古藉标点解决方案

在传统出版领域中,我们想到,既不能一味复古,但也要尊重古代字体原貌。

世俗的标点符号是一类选择,而专业的出版、古藉中,则需要更加严谨的传统符号体系,因而逐浪字库在此基础上,提供特色古藉符号解决方案,这一方案的基本原则是:

保持传统展示,支持横行、坚行多种格式,尊重古典。


我们试用三图来表达:

下图是逐浪唐寅行书体的竖排,其书名号、单引号、双引号、破折号、感叹号,都得到了很优秀的呈现,按古藉原貌呈现,并非基于现代标点,仅仅是旋转90度的肤浅表现:

c1.jpg


下图是某正兰x字体,其符号只是机械的旋转90度,以强制适配竖排,其中双引号、破折号有明显的出格,美感问题严重:

c2.jpg


下图是北京方x出版的一款书法字体,其双引、单引号武断的用英式标点替代,完全失去传统之美,其符号大小更与传统句读格格不入,可以说是这样的竖行符号,完全将传统书法之美抛弃至尽,悲哀,出品低劣,有很大的改进空间。

c3.jpg

标签 :

上一页:

下一页:

用户故事栏目更多内容: